近年來,小麥大面積旺長,導致冬春不同程度的凍害和后期倒伏情況,嚴重影響了單產的提高。因此,防止小麥冬春旺長應作為今年小麥生產的大事來抓。應從播種開始,采取有效措施,培育壯苗,防止旺長和凍害發(fā)生。那么具體小麥冬春如何防凍呢?下面火爆農資網給大家講一下小麥冬春防凍技術管理。
小麥冬春防凍技術管理
一、多措并舉,控制旺長
(一)合理澆水。小麥出苗后,若土壤墑情適宜,盡量不要澆水,要以“蹲苗”為主,以促進根系下扎,防止地上部旺長。若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0%時,可以澆水小麥越冬前,要澆好越冬水,以防止小麥冬季凍害;小麥返青后,若土壤墑情適宜,要盡量推遲澆水時間,高產田可以在拔節(jié)期或拔節(jié)后3~5天澆水,澆水量以每667平方米40~50立方為宜。
(二)追肥后移。對高產麥田,為防止春季旺長,要盡量推遲追肥時間,一般可在拔節(jié)期或拔節(jié)后3~5天結合澆水追肥,追施全季氮肥用量的60%~70%。
(三)適度鎮(zhèn)壓。對于冬前每667平方米莖數(shù)達80萬,或春季每667平方米莖數(shù)達100萬以上,有旺長趨勢的麥田,可以采取鎮(zhèn)壓措施,以抑制地上部生長,促進根系生長,控旺轉壯。
(四)化學控制。對于冬前或春季有旺長趨勢麥田,可在冬前小麥5葉以后,春季小麥起身期前后,葉面噴施壯豐安等化控劑,以抑制徒長。一般每667平方米噴施壯豐安30~40毫升,對水40千克。
二、注意天氣:
防止受災影響我縣小麥生產的凍害類型主要有冬季凍害、早春凍害和低溫冷害。防止冬季凍害的有效措施是澆好越冬水。早春凍害(倒春寒)是指小麥在過了“立春”季節(jié)進入返青拔節(jié)期,因寒潮到來降溫,地表溫度降到0℃以下發(fā)生的霜凍危害,也稱為倒春寒。小麥生長進入孕穗階段,因遭受0℃以上低溫發(fā)生的危害稱為低溫冷害。防止早春凍害和中期低溫冷害的主要措施是高度關注天氣變化,遇有大幅降溫天氣,提前澆水,以減少地溫急劇變化,防止或減輕凍(冷)害。有澆灌條件的地區(qū),在寒潮來前噴水,可以調節(jié)近地面層小氣候,對防御早春凍害有很好的效果。
三、一旦受災,及時補救
(一)冬季凍害的補救措施:一是及時追施氮肥,促進小分蘗迅速生長。主莖和大分蘗已經凍死的麥田要分二次追肥,次在田間解凍后每667平方米開溝施尿素10千克,缺墑麥田對水施用;第二次在小麥拔節(jié)期,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尿素。僅葉片凍枯、無死蘗現(xiàn)象的輕微受凍麥田,早春及早劃鋤,提高地溫,促進麥苗返青,在起身期追肥澆水,以提高分蘗成穗率。二是加強中后期肥水管理,防止早衰。受凍麥田由于植株體的養(yǎng)分消耗較多,后期容易發(fā)生早衰,在春季次追肥的基礎上,應看麥苗生長發(fā)育狀況,依其需要,在拔節(jié)期或挑旗期適量追肥,促進穗大粒多,提高粒重。
(二)春季凍(冷)害的補救措施:小麥早春受凍后的補救措施是立即施氮肥和澆水,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會促進小麥早分蘗、小蘗趕大蘗、提高分蘗成穗率、減輕凍害的損失。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~7.5千克。
以上本文介紹的就是關于小麥冬春如何防凍,小麥冬春防凍技術管理的詳細情況,感謝大家的查閱和支持。冬季氣溫十分的不穩(wěn)定,所以,小麥冬季防凍措施十分重要。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小麥種植技術的詳細情況,也可以多多關注火爆農資網,去了解更多更加詳細的農業(yè)資訊。